据了解,LED驱动芯片是LED器件的大脑,正是依靠驱动芯片控制发光二极管序列,LED才能调整光学、色彩、传输等功能。因此,LED驱动芯片的涨价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价格是市场的信号灯。事实上,LED驱动芯片在2022年的涨价,和在2020年底-2021年的涨价,处于不同的背景之下。
疯狂的2021年:供需失衡,“涨”声四起
首先回顾一下2021年LED行业的涨价潮。
彼时,受疫情、贸易摩擦、通货膨胀等外部因素,以及供给紧张等内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从原材料、芯片、驱动IC、器件,到显示屏、灯具等,LED全产业链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
具体到LED驱动芯片环节,其涨价自2020年开始,而涨价的原因是供需矛盾尖锐。
一方面是终端应用环节。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远程教育、远程办公等市场需求水涨船高;手机、电脑、健康照明等与宅经济相关的产品需求也持续上涨;植物照明、Mini/Micro LED、UVC LED等新兴应用发展态势良好。
另一方面是市场环节。彼时,国外厂商的产能受疫情冲击严重,而中国疫情防控得当,较早恢复生产经营活动,加速了全球制造产能向中国市场集中的速度,中国LED市场迎来一次需求高峰。
而需求的激增加大了对原材料的需求,作为LED驱动芯片的上游,本就紧缺的晶圆代工和封测产能更加捉襟见肘。
供给不足,需求却激增,LED驱动芯片的涨价便不难理解。据悉,集创北方、晶丰明源、富满微、士兰微、明微电子等LED驱动芯片企业自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多次上调产品价格。
涨价潮延绵数月。直到2021年8月,随着晶圆厂的扩产,LED驱动芯片产能逐渐增加,而包括Mini/Micro LED、植物照明、户外照明等在内的终端需求增速反而不达预期,LED驱动芯片供需矛盾终于得到缓解,价格止涨。
而这一趋势也在LED驱动芯片企业的财报中有所体现。
LED驱动芯片上市企业主要有明微电子、富满微、晶丰明源。三家企业近两年LED驱动芯片业务的表现如下:

可以看到,三家企业的LED驱动芯片业务在2021年有明显增长。但按季度来看,则可以明显发现,LED驱动芯片业务在不同季度有着不同的市场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三家企业并未公布LED驱动芯片业务在各个季度的业绩表现,但LED驱动芯片业务在三家企业中均有较高的营收占比。
其中,晶丰明源核心产品以LED照明驱动芯片为主,2020年-2021年,LED驱动芯片业务在晶丰明源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3.84%、92.14%;明微电子的则分别为96.70%、70.38%;富满微业务较为多元,有快充芯片、LED驱动芯片、5G射频类产品、MCU(2021年三季度出货)四条主线。其中,LED驱动芯片在2020年的营收占比为46.67%,2021年上升至59.47%。
因此,根据三家企业整体营收和净利润的变化可大致推估LED驱动芯片业务在各个季度的变化情况。
可以看到,2021年第二、三季度是LED驱动芯片厂商营收规模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的高峰,而第四季度则出现下滑,侧面反应了LED驱动芯片供需环境正在恢复正常。
在这一市场背景下,LED驱动芯片的价格理当逐渐恢复正常水平,但事实却并非如此。LED驱动芯片涨价的脚步仍未停止。
LED驱动芯片再迎涨价为哪般?
3月29日,集创北方发布产品联络函显示,集创北方所有LED显示驱动产品含税价格在现行价格基础上上调5%-20%,价格调整自4月1日起正式执行。
无独有偶,富满微也在3月31日抛出产品联络函,宣布自4月1日起,所有LED显示驱动产品价格上涨10%。
但仔细梳理下来却发现,本轮涨价与上一轮涨价并非一脉相承。
集创北方在产品联络函中表示,涨价是“由于上游晶圆价格在2022年Q1和Q2持续上涨,为了确保产能和供货”;富满微也指出,“由于上游晶圆价格持续上涨,为保障未来持续稳定的供货”,公司决定调整产品售价。
也就是说,上一轮涨价,是终端需求暴增引起的,是由下而上推动的涨价;本轮涨价则是由于LED驱动芯片供给端——晶圆价格上涨引起的,是从上至下传导的涨价。两轮涨价的驱动因素并不相同。
而LED驱动芯片企业所遇到的晶圆价格上涨,又深受晶圆产能影响。
一方面是产能不足。当前,全球晶圆厂正在加大扩产步伐,但产能增长缓慢,解不了当下的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则是产能分布不均。事实上,LED驱动芯片在晶圆厂中属于较小的产品线,且毛利率较小。相反,车载芯片、5G等拥有更高的成长空间、更高的毛利率,其旺盛的市场需求严重挤压着LED驱动芯片的产能。
基于成本的上涨,LED驱动芯片的涨价便无可厚非了。
未来:LED驱动芯片供需两旺
从长期来看,LEDinside认为,LED驱动芯片将会迎来供需两旺的繁荣景象。
在供给端,全球晶圆厂的扩产虽迟但到,未来6英寸、8英寸晶圆片的生产比重将逐年提升,LED驱动芯片的供应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其中,台积电在2021年陆续宣布南京28nm、台湾地区7nm/28nm扩产计划,还在日本熊本县投资22/28nm制程晶圆厂,此外,德国新厂也在计划和推进中。
中芯国际除了在北京兴建了28nm制程晶圆厂外,还在上海、深圳建设新产线,2022、2023年扩产规模会持续提升。
在需求端,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光电研究处LEDinside指出,2021年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步趋缓,各种经济活动全面复苏,全球LED市场规模达176.5亿美金 (+15.4% YoY),增速高于预期。
展望未来,随着Mini LED背光与显示屏的逐步起量、车用LED渗透率的继续提升、高端照明需求的持续增加以及显示屏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2026年LED市场产值有望成长至303.12亿美金,2021-2026年复合成长率达11%。
总体而言,LED驱动芯片企业的营收、利润将回归正常水平。而这一趋势,对于整个LED产业链的企业,特别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Source:LEDinside
近期文章精选 TrendForce



TrendForce集邦咨询是一家横跨存储、集成电路与半导体、晶圆代工、光电显示、LED、新能源、智能终端、5G与通讯网络、汽车电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球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公司在行业研究、政府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评估与可行性分析、企业咨询与战略规划、品牌营销等方面积累了多年的丰富经验,是政企客户在高科技领域进行产业分析、规划评估、顾问咨询、品牌宣传的优质合作伙伴。
TrendForce is a global high-tech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ion. Its research scope covers memory, IC and semiconductors, foundry, optoelectronic display, LED, new energy, smart terminals, 5G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utomotive electronics, as well as AI. With rich experience in industry research, govern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ning, project feasibility analysis, corporate consulting and brand marketing, TrendForce is a quality partner for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clients to conduct industrial analysis, planning evaluation, consulting and brand promotion in high-tech field.
△ 向上滑动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