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技术网|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电源技术网 > 技术阅读 > 新型发电系统登场,结合储热与抽水蓄能电站技术

新型发电系统登场,结合储热与抽水蓄能电站技术

 提示: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快速关注我们


稳定电力供应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的政策主轴,但要如何打造无排碳、低成本、发电量又高的设备就是一大挑战了。


为此,奥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学(TU Graz)提出一项解决方案,结合抽水蓄电与热储存技术,创造出「热水蓄能水力系统」,有望零碳满足90%能源,助当地电网与供暖一臂之力。


在研究团队的构想中,这是一项结合抽水蓄能水力发电、蓄热器设备与区域供冷技术的三合一多功能系统。


其中TU Graz把抽水蓄能水力系统概念完全搬到地底下,利用地下水道来连结上下两个储水槽,电力生产过剩时会将下层水槽的水抽至上层存放,在电力需求高时,可以透过将上层水槽的水释放至下层,利用水位能来推动涡轮机输送电力。


虽然运作模式基本上跟普通蓄水电站一样,但这不仅最小化所需面积,地理条件也不像传统抽水蓄电那么严苛,比较容易获得建设许可。


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吸热与散热能力比较弱,也可以当成地下抽水蓄电厂的储热介质,地热或是再生能源电力可用来把水加热至60-90°C,再透过热交换器来储存和释放热能,当热量需求较高时,厂商也可以利用管线直接供应给消费者。


而且新型热水蓄能水力也有搭配区域冷却系统,热水可以驱动冷却器,再沿着区域管线来提供消费者供冷需求,进一步降低制冷剂与空调的使用。


研究认为这类复合储能系统可以提升储能效率与成本效益,TU Graz水利工程与水资源管理研究所博士生Franz GeorgPikl指出,与独立系统相比,新型设备的电力和储热效率因子约为80%,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总储存容量,且新系统可以连接到任何再生能源设备,这有助于解决某些绿能的间歇性问题。


Pikl指出,新设备所需的成本回收时间比传统蓄水电站还要短,在生态环保方面也具有竞争优势,供电与储热时不仅能实现零排碳,该设备也不需要大面积空间,可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目前TU Graz团队正努力争取电厂与公司赞助,希望未来能打造出热水蓄电设备原型,Pikl表示,抽水蓄电与储热等技术发展至今已超过数十年,但都没有人把它们组合在一起。


按照巴黎协定目标,人们得把气温升幅控制在1.5°C以内,而新型系统寿命相当长、可以成为再生能源设备的背后支柱,也是人们迈向节能环保另一步。


Source:EnergyTrend


图片声明:封面图片来自正版图片库:拍信网。



友情提示:由于微信公众号改版,大家可能无法及时获取我们的推送。


现在只需三步,即可第一时间获取科技产业最新动态与市场研究,1、点击标题下方“TrendForce集邦”;2、点击公众号右上角“...”;3、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PS:如果是老版本,可在第三步的时候点击“置顶公众号”。



要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