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热进行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再次重申了特斯拉对中国的「偏爱」,称该汽车制造商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并已在中国建立了数据中心,所有数据都会储存在中国。
事实上,在此前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马斯克就已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
为何马斯克频繁向中国示好?原因嘛,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深耕,特斯拉已离不开中国,而不是中国市场离不开特斯拉。
而2018年的特斯拉正处于破产边缘,产能不足、融资续命、高管离职、问题召回这些负面信息成为了特斯拉的催命符。特斯拉公司的评级被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从B2下调至B3,较“投资级”低6个级别,作为连锁反应,特斯拉发行的一笔18亿美元高级无担保债券则被评定为“垃圾级”。马斯克甚至神话,特斯拉“距离破产一度只差一个月时间”,可见当时特斯拉的状况有多么危急。
为了稳定市场预期,马斯克把目光放到了中国市场,而那时中国又刚好需要特斯拉这条鲶鱼。双方眉来眼去,没过多久成把上海超级工厂的项目定了下来,特斯拉也成为了中国市场首家外国独资的车企。
从2018年7月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协议到2019年1月7日工厂奠基再到2019年8月19日取得首张综合验收合格证,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成距离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仅过去10个月的时间。
不仅如此,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建设也离不开中国金融系统的支持。在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协议后,特斯拉开始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分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达成了贷款协议,获得总额不超过5.21亿美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的支持。
随着上海工厂的建成以及中国金融系统的强力支持,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发展犹如安上了风火轮。据了解,2020年,中国市场贡献了特斯拉全球销量约三分之一,仅次于北美市场。销量增长,利润也水涨船高,特斯拉在中国的利润从2016年的11亿美元升至2020年的67亿美元,全球收入中的比重提升至21%。而在今年刚过去的一季度,中国市场已经为特斯拉贡献了30亿美元收入,占到全球收入的29%。
特斯拉与中国的合作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特斯拉走出了破产危机,销量与市值都创出新高;而中国市场则因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引入加速了新能源产业布局的整合与淘汰,诞生诸如像“蔚小理”这样竞争力十分出色的造车新势力。
■ 深度捆绑
为何这么说呢?前文提及的市场需求,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特斯拉自美国市场以外最大的单一市场,利润甚至接近三成。
除了需求端外,目前特斯拉更离不开上海超级工厂的供给。欧洲市场对于特斯拉的全球战略非常重要。在过去,特斯拉还能依赖美国工厂供货,但由于疫情缘故,目前特斯拉不得不依靠上海工厂“输血”,以维持其在欧洲市场的汽车供应。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建成的工厂(不含在建)只有四个,分别是弗里蒙特工厂、内华达电池工厂、纽约州布法罗工厂,以及中国的上海超级工厂。前三个都是在美国,上海工厂是特斯拉在海外的第一座超级工厂。位于德国柏林的超级工厂按照特斯拉的计划,本应该7月份启用,但如今启用时间已经推到年底,至于还会不会进一步延迟,目前还没最新的消息,所以为了缓解欧洲的交付压力,目前仍然依靠上海工厂来承接欧洲的订单。
事实上,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上海工厂就开始承担出口任务。由于遇到疫情,特斯拉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工厂在2020年一直面临生产挑战,整个上半年交付缓慢,在海外疫情反复情况下,该工厂产能一直跟不上计划。相比之下,上海工厂则是最早一批恢复生产的工厂。从去年10月份特斯拉中国宣布启动整车出口业务以来,每个季度有大约三四万辆产自中国上海的特斯拉,装船出口至欧洲和日本等国家。
特别是进入今年,特斯拉更加依靠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供应。特斯拉2021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上海工厂现有年产能45万辆,约占特斯拉全球产能的42.86%。今年5月,上海工厂生产了超过3.4万台Model 3/Y,除了2.2万台卖给中国消费者外,有超过1.1万台Model 3供货海外,而来到8月份,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了超过31379辆车。为了保证欧美市场的订单,特斯拉甚至延缓国内的订单交付。目前特斯拉官网显示,Model Y的交车周期已经延长至6-10周交付,而Model 3的交车周期为4-6周。就目前而言,特斯拉不仅离不开中国市场,也离不开中国的上海工厂。
总结:自进入中国市场,特斯拉作为一条鲶鱼确实促进了国内电动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建设中国工厂、实施本土化生产的策略更是加速了国内电动车产业链的形成。对于特斯拉来说,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其利用本土供应链优势,进一步降低生产制造和运营成本以及摊薄研发和渠道费用也是无可厚非。可以说,特斯拉与中国最初的合作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只不过随着特斯拉与中国市场的深度捆绑,天平开始倾斜,如今的特斯拉变得不能离开中国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