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技术网|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电源技术网 > 技术阅读 > 3年实现量产!集度汽车为何这么牛?

3年实现量产!集度汽车为何这么牛?

1月19日,集度汽车公布了汽车机器人概念车的部分产品设计样式。据了解,这款概念车将于今年4月北京车展上亮相,而其量产版车型则将于2023年上市交付。



从集度汽车公布的概念车的信息来看,新车拥有非常酷炫的外观设计,其中前脸两颗激光雷达巧妙地融合在了发动机盖上,而车门则采用了造型别致的蝴蝶门设计。根据集度汽车的介绍,量产版外观将与目前的概念车有90%的相似度。

不得不说,成立一年时间左右的集度汽车以一款酷炫的概念车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只不过回顾集度汽车的造车历程,其与传统造车的“慢工出细活”有着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说,按照传统的造车模式来看,研发一款全新的车型至少也需要5-6年,虽然到了智能汽车时代,有了电气化平台的存在,新车研发时间快速了很多,但也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早期的小鹏、理想基本上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而来到集度汽车,这一切似乎有所不同。在去年的百度Create大会上,李彦宏就曾表示,集度汽车将于2023年量产交付首款汽车机器人。1年新车出炉、2年投产,集度汽车的效率很高,但是这种效率却很难让人信服,特别是这家车企还是百度投资的,仿佛与此前李想炮轰的团车一样,造车有些儿戏。

更何况集度汽车这款新车是一款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机器人,也就是说其从0到1,花费的时间也只不过才1年时间而已。对于集度汽车的效率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那么相比于小鹏、理想来说,为何集度汽车的造车效率如此高效?此外,对于同为2021年造车的小米来说,为何它的首款新车要比集度汽车慢了一年,要到2024年才发布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今天好好的来分析一下。

01


集度汽车的快

对于集度汽车,所有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何这么快,特别是这款车还是一款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机器人。事实上,当一切与强大的百度联合在一起,你就会发现,集度汽车的快其实是在情理之中。

在集度汽车成立之前,坊下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百度下场造车只是时间问题。对于早早就涉足汽车领域的百度来说,造车并不难。百度此前之所以没有亲自下场造车,其根本原因是还没考虑清楚到底是以何种身份进入汽车领域,这与华为不同。
与华为一直强调自己不造车,只想以供应商的身份出现不同,早早以软件供应商身份涉足汽车的百度一直对造车含糊其辞,而随着百度介入智能汽车的时间越长,百度造车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时间进入到2021年,跨界造车新浪潮出现,百度也不能免俗正式入场造车。2021年,3月2日,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出资的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了。相比于理想汽车,集度汽车造车走的是一条最简单的捷径。对于集度汽车来说,在“软件赋能汽车”的时代,它对传统车企视乎为核心的造车平台并无太大的重视。集度汽车走得就是与蔚来一样的代工路线。

在去年集度汽车召开的第二季度媒体沟通会上,集度汽车CEO夏一平就强调,“新车上与智能相关的部分将使用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技术以及吉利浩瀚SEA智能架构,而生产制造与供应链则将完全使用吉利现有的体系,集度自身则专注于产品定义相关工作”,也就是说集度汽车未来将依托于吉利造车,很好地绕开了资质限制,走的是轻资产的代工路线。

根据吉利此前的介绍,浩瀚SEA架构是一个以用户出行体验为核心的纯电原创架构,它在空间、三电、智能、自动驾驶、安全以及性能等六个领域拥有先进技术,例如可以覆盖800mm-3300mm的轴距范围;全球首发NEDC工况下20万公里无衰减、200万公里长寿命动力电池;首发SEA OS整车智能开发系统,可实现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FOTA;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2025年在开放道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在5G Tbox率先部署国密芯片保障信息安全;性能方面以高性能纯电底盘、不仅降低重心,还实现了50:50的前后配重平衡。

鉴于吉利浩瀚SEA架构的出色适配性,它很好地契合了集度汽车的造车需求,这也是集度汽车可以成立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能发布首款新车油泥模型、6个月SIMUCar就能开跑的重要原因。

在选择了优秀的造车平台后,剩下的软件层面对百度来说,只是小事一桩。要知道,在没有下场造车之前,百度早已经通过多种方式成功以“软件赋能汽车”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例如早早就推出市场的百度地图,目前早已经是多款智能汽车的首选。此外,融合包括智能语音功能的CarLife,目前合作品牌已达70+,覆盖TOP 10销量品牌,可以说,百度并不缺乏智能汽车装车的经验。

而在智能驾驶方面,百度更是行业的翘楚,其所推出的百度Apollo是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致力于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路试,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经过过去8年的持续投入,百度Apollo已经获得10亿公里的仿真环境训练,以及中国复杂城市道路里1000万公里的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百度Apollo自动驾驶技术早已经在威马W6装车。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款量产的具备无人驾驶功能的智能电动车型,由威马汽车深度联手百度Apollo平台研发打造。不仅如此,在去年10月份,百度Apollo再次联合威马正式发布两款新车,其中包括无人车Apollo Moon量产车型(Apollo Moon威马版)以及威马W6 ANP+AVP车型,开始激光雷达、百度ANP领航辅助驾驶系统与AVP自主泊车系统实际应用。可以说,在L4级别的智能驾驶上,百度早已经有所积累,这也是集度汽车可以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开始了集度SIMUCar融通高速、城市双域智能驾驶的根本原因。

种种迹象表明,拥有吉利浩瀚平台的良好基础,集度汽车只是把过去百度公司所积累的造车技术、经验再次整合,所以才会让外界有错觉,集度汽车很快,但实际上,如果从涉足汽车时间算起,集度汽车的造车历史甚至比很多新势力都要长。

02

小米汽车的慢


相比于集度汽车的快,同为互联网造车的小米则相对来说,慢了不少。虽然小米早在2021年初就被曝光打算入场造车,不过一直等到当年的3月底,小米才真正宣布正式开启造车项目。

与百度不同,由于小米过去并没有深度介入造车领域,它没有与集度汽车一样采用代工模式造车,而是选择了最艰难的一种模式,从零开始研发。这样的操作,虽然保证了产能与供应链都能掌握在自己手上,但要从零开始自建工厂、解决造车资质的问题就意味着小米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整个造车过程,这才是小米首款新车需要等到2024年才量产的根本原因。否则,以小米目前雄厚的资金、资源以及行业整合能力,一旦采用代工模式,其造车进度与集度汽车齐头并进应该问题不大。

对于小米来说,既然造车不是一时脑子发热的冲动,那么志在新能源市场有所作为的小米肯定不会造一台传统的汽车,而是以智能著称的新能源车。
事实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小米生态已经从手机到小家电,不断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汽车则是小米生态闭环中的一个缺口。小米之所以入场造车,其目的也是为了继续扩大其小米生态。在过去,虽然小米也曾尝试通过合作的方式接入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但收效甚微,甚至因为小米生态的巨大优势,其他新能源车企会对华为那样,对小米进行防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小米没宣布造车前,就曾涉足智能汽车领域,但仅仅是以投资着的身份出现而已,例如早在2017、2018年,小米系的顺为资本就曾两度投资无人驾驶系统供应商“智行者”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Momenta”;而在2021年正式入局造车后,顺为资本则再度跟投了“Momenta”。此外,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则向汽车驾驶辅助技术(ADAS)软硬件方案提供商“纵目科技”、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几何伙伴”抛出了橄榄枝。

相比于其他新势力来说,小米通过大举的“买买买”等操作确实可以大幅度缩短新车研发的时间,但最后到底有多少是小米汽车自己的技术就要打个大大问号了。不仅如此,作为核心的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技术可是关系到小米汽车产品在未来的竞争力,这部分是很难通过单纯的买买买就能立刻变成自己的。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目前投资的公司,并非只服务小米一家。毫无疑问,相比于集度汽车只是把自己母公司的造车经验整合不同,小米造车需要把通过并购、投资等方式将智能驾驶等技术顺利过渡到自身的造车业务中,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小米的造车难度,所以其耗时比集度汽车更长也是情理之中。

作为一家本身制造“灵魂”的科技巨头来说,小米在未来也需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上。与华为早已经通过全套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实现装车不同,截止到目前,小米生态的上车并无太大的建树。毫无疑问,接下来小米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对小米UI上车进行适配。可以说,由于小米汽车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补课,所以它的首款量产车才需要一直等到2024年才发布。事实上,小米汽车的慢只是相对来说小米来说而已,实际上对于一个志在完成生态闭环的车企来说,3年已经是相当非常迅速的时间了。
总结:快与慢只是相对而言,对于早早就涉足汽车领域的百度来说,2021年才入场造车已经有些迟了,所以它才需要与时间赛跑,把此前错过的风口补回来。最为重要的是,百度早已经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上有着良好的技术基础,所以它成立的集度汽车才能快得起来。相比之下,虽然小米也很早涉猎汽车领域,但仅仅只是以投资人的身份出现而已,它并不曾深度介入造车过程,所以小米造车需要与小鹏、理想一样,把造车的全过程走一遍,所以小米造车必须要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