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技术网|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电源技术网 > 技术阅读 > 亿思达董事长:全息手机现在还做不到

亿思达董事长:全息手机现在还做不到


热炒了两个月的亿思达takee全息手机,在一片质疑声中终于定于9月8日晚开始预售,预售价3600元。


当业内都聚焦在亿思达全息手机与中国3D产业联盟之间的“真假全息”纷争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亿思达集团董事长刘美鸿以及接近亿思达的多位相关人士。


刘美鸿第一次对媒体回应中国3D产业联盟质疑,并称全息手机宣传片为概念片,仅是一种理想结果,现在还做不到。同时,他透露,考虑市场接受度,初期先投2万台。


更有知情者透露,全息概念炒作的背后,可能是资本在操盘。


3D手机技术发展曲折


亿思达从事手机业务要追溯到2011年底。当时,做3D显示技术解决方案起家的刘美鸿看到了手机市场的机会,希望将3D显示技术应用到手机屏幕上。于是,他先后找到中兴等深圳大的手机厂商推广亿思达基于手机端的裸眼3D解决方案技术,但是均遭到了拒绝。


中兴等深圳大的手机厂商并不看好3D显现技术应用到手机屏幕,一是成本昂贵,二是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


在向中兴等手机厂商求助合作无果后,刘美鸿决定自己研制手机,并于2013年7月前后研发出搭载Android系统的第一代亿思达3D智能手机。


“亿思达第一代与现在宣传的takee全息手机是不太相同的两个产品,可以肯定的是takee全息手机的宣传片是电脑合成技术,只是亿思达宣传的噱头,并非真正全息。从第一款到现在即将面世的这款,这中间经历了很多变化,尤其是技术方面。第一代亿思达手机最大的问题是长时间观看有眩晕感,而且视频、图片和游戏等的3D资源稀缺。”有关人士透露。


此全息非彼全息


上述说法也与刘美鸿的说法吻合。刘美鸿透露,“如今的全息手机采用的技术和原有的裸眼3D比较是另辟蹊径的,用电子的光栅技术来实现。事实上,之前我们没有披露,个人全息成像采用的是电控的柱镜技术,用电压的变动控制光的显示,这是我们的技术核心。”


8月19日晚间,深天马发布公告称,收到亿思达公司用于其takee手机上的液晶透镜3D显示器件总计12万片的订单,这是该公司液晶透镜3D显示器所获的首批订单。此公告也直接证明,takee手机已经开始量产。


值得注意的是,自亿思达宣布推出“全球首部全息手机”,并率先宣布深天马为亿思达全息手机提供最核心的液晶透镜3D显示器件后,深天马在近一个月时间内,股价涨幅超过90%。尤其是在该款手机发布会的前一天,即7月16日,深天马即上涨逾8个点。


业内人士认为,亿思达及相关A股公司均有借全息手机概念炒作的嫌疑,而就在“全息”概念炒作最狂热之时,3D产业联盟却向其泼了一盆冷水。


一位接近亿思达的知情人士透露,2012年4月,刘美鸿被推选为3D产业联盟副会长,2013年底3D产业联盟秘书长唐斌也加入了亿思达手机项目。


亿思达与中国3D产业联盟之间的纷争,主要是因为大家都在开发3D手机技术,亿思达想与此前夏普等手机厂商失败印象区别开,在宣传上提出全息技术淘汰裸眼3D,但是又没有拿出真正的“全息”,这样一来3D产业联盟不愿意了,亿思达“单飞”迁怒了整个行业。


初期先投2万台takee手机


据钛客网宣布,截至9月6日亿思达全息手机已有132万预约用户。


针对这一数字,有接近亿思达的相关人士透露,“这里的转化率很难估计,很多消费者通过广告视频对其手机产生了兴趣,但如果消费者拿到手机与视频差太多,可能会产生不好的效果。”


在8月底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刘美鸿表示,目前已经有140万的预订单,8月25号已经开始试产,考虑到市场接受度,刚开始不可能投入太多,初期先投2万台;手机行业一般转换率是10%,具体的转换率不好说,没有固定的公式。


同时,刘美鸿称,宣传片是概念片,是一种理想结果,以后可以做到,但不是现在。现在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后期再解决优化的问题,不能说效果达不到,可以慢慢再提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亿思达融资3000万元做手机项目,刘美鸿现在已孤注一掷,其背后有资本团队在帮其运作。他们先把概念炒出来,讲个故事,或将其卖出去,或圈钱上市,总之背后有资本意图。”


对此,刘美鸿透露,“目前已经有亿级资金进来。我不懂股市。”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