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技术网|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电源技术网 > 技术阅读 > 2024年,新能源车还能继续高歌猛进吗?

2024年,新能源车还能继续高歌猛进吗?

伴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从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占比不断攀升,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局面。今天主要依据公开的新能源销量数据来预测下2024年的走势,包括介绍对2024年的销量预测、出海、油电同价和电动智驾情况的认识。

如有不认可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1、新能源车2024年销量在1234w左右

统计从2013年至今的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的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渐升高,在2023年达到31.6%,销量约是949.5w辆;而另一组中国国内汽车总销量一直约占全球销量的30%左右,是最大的单一市场。这当中包含了2个30%的数据,下面我们再介绍第三个30%数据。

具体到中国国内的新能源车销量情况,从2018-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经历了停滞的三年,从2021年起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度增加,可以算得上中国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的元年,新能源车的总销量越来越大,那么保持高增长率就变得非常困难,由下图的红线可知,同比增长率从2021年的158%到2022年的96%,再到2023年的38%,可以认为增长率来到了30%的阶段,这就是第三个30%。总结一下,3个30%,第一个:中国汽车销量约占全球30%,第二个: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来到了30%,第三个:中国新能源车的复合增长率趋势降到了30%。

那么怎么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的销量?

如果我们按照2024年的增长率是20%和38%的话,那么新能源车的销量是1140-1310w之间,但是这个增长率更偏向于上下限,那么我们用到刚才提到的第三个30%,预估销量在1234w左右,相对于2023年的949.5w,需要增加285w的销量。如果误差是±5%,估算出来的新能源车销量就在1187-1282w之间(25%,35%)。


30%的增量从哪里挖掘?

从出海,油电同价和电动智驾方面来看,我们是有理由相信保持30%的增长潜能的。


2、新能源车乘风破浪的新时期

去年中国成为汽车第一出口国,总出口量为522.1w,新能源车的出口量为177.3w,也就是说每三辆出口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即便是在这样,国外与国内的新能源渗透率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由下图可知,我们在2013-2014和国外具有相似的新能源渗透率,然而伴随着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和供应链的优势,逐渐扩大了差距,目前几乎存在20%的差距,如果我们将它比喻成电芯的话,这么大的电势差就是驱动力,促使电流的流动性变大的内因。在中国国内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卷王,在整车组装,电池生产,人工智能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出海到国际上销售新能源车是存在明显的优势。

以比亚迪、特斯拉和上汽为代表的企业在2024年中会持续向国外发力,在欧洲,东南亚,南美等地攻城拔寨,此外不少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也制定了出口计划,去年的德国慕尼黑车展的数十家中国新能源车企集体参展就是重要的风向标。


3、油电同价趋势加快

从字面上讲,就是同一级别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具有相近的售价。

在之前,由于新能源车的三电采购成本和生产规模化上存在限制,导致新能源车要比同价位的燃油车价格贵3-6w,然而在2023年上市的比亚迪秦PLUS DMi 冠军版带来了不小的轰动,开启了新能源油电同价的新征程。

国内产生的新能源车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纯电动车,常规的电池电量在60-80Kwh之间,A0级电量在20-40Kwh之间,另一种是插电混动车,电量在10-40Kwh之间。现在定义单车电量是动力电池装机量/新能源车销量,由下图可知,近五年来一直在单车电量降低,从51.5降到40.8Kwh,也就是说插电混动车和A0电动车销量增长要比常规的纯电动车要高,更多的燃油车车主是选购了插电混动车,才会导致单车电量持续下降。

如果将单车电量比做成一块实际存在的电动车,可以认为这款车每年的电池容量以5%左右的速度下降,容量下降必然导致价格的下降,进而促进新能源车的销量。


4、电动智驾技术迭代加快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面的技术迭代和方案可谓百花齐放。

动力电池结构优化一茬又一茬,从CTP到CTB(CTC),从电芯设计到热管理,从三元到铁锂,从液态到半固体,从快充,脉冲,寿命到安全,统统都要兼顾(实话说,很难做到),五花八门的命名,刀片电池,大禹电池,魔方电池,弹匣电池,麒麟电池和金砖电池等等,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动力电池的热度不减,改善不断。

在智驾方面,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方案,也在不断的优化和OTA中。


总结而言,我乐观认为2024年中国新能源依然可以保持30%的增长势头,新能源车总销量在1234w左右,加速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迈进。


附文中采用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