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技术网|技术阅读
登录|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电源技术网 > 技术阅读 > 小米汽车,提前曝光?!

小米汽车,提前曝光?!

虽然时间已踏入2022年,一切都要往前看,但回顾2021年,如果要总结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十大事件,从年初到年末一直都是话题重心的小米汽车一定可以排在第一位。如今小米造车已经尘埃落地,一切都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雷军也明确表示小米汽车将在2024年量产。



随着2024年一天天逼近,留给小米汽车、雷军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为了尽快完成小米汽车的量产,工程师队伍庞大的小米公司也开始了人员的调配。据界面新闻报道,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手机部总裁曾学忠在1 月 4 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雷军对手机部提出了一个要求,即成为小米集团层面的技术中台,能够孵化和驱动一部分创新业务。


曾学忠表示,“小米手机部正在与汽车团队进行每月一次的多维度技术交流,涉及电池、影像、软件、供应链团队。2022 年,手机部将会向汽车团队输入一部分软件技术人才。与此同时,小米手机部也希望从中获益,例如利用汽车电池技术的进步反哺手机和大家电等业务。”



对于小米调配工程师到汽车团队的操作,我并不意外。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手机、大家电之间的技术边界早已经模糊,甚至已经发展到可以进行技术平移、共享的阶段,所以大家才会看到华为正在不断深入汽车领域,做家电的美的集团也在尝试做汽车零部件,此次小米调配工程师到汽车团队相信也是类似的考量。事实上,小米调配工程师到汽车团队的操作早有先例,早在2021年5月份,就有媒体报道原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或转岗负责小米汽车业务,此外还有数名高管与李肖爽一样调岗至小米汽车业务线。


01

小米汽车不会放弃全自研


1997年,李书福在造车前曾用“汽车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以及一个壳子”来形容汽车的架构,如今20多年过去了,随着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汽车,它更像是一个披着四个轮子的大号手机。此前小米现任小米集团副总裁崔宝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明确表示,“汽车就是“大号的手机”,这里充满想象力”。



对于小米来说,如果只是单纯的造一台传统汽车的话,我想雷军不会豪掷1000亿进入这个行业。要知道,虽然传统汽车一直以来都举足轻重,但不挣钱却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传统车企的毛利率普遍徘徊在8%至10%之间,所以特斯拉CEO马斯克此前才会在社交媒体上调侃“传统车企造车不挣钱,靠卖零件挣钱”。


毫无疑问,小米要造的并不是一台传统的汽车,而是以智能著称的新能源车。小米之所以造车,目的还是为了继续扩大其小米生态。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小米生态已经从手机到小家电,不断覆盖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汽车仍是小米生态闭环中的一个缺口。虽然小米在过去也曾尝试通过合作的方式接入其他品牌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但小米在此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甚至因为小米生态的巨大优势,其他新能源车企还可能会对小米进行防范。如今正式入局造车,小米不仅可以继续完善生态链的缺口,小米生态体系的价值也将得到更有利的提升。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小米尽快地把车生产出来,然而造车并不是说造就造。钱,小米是不缺的,但时间却非常紧迫。一般来说,按照传统的造车模式来看,研发一款全新的车型至少也需要5-6年,虽然到了智能汽车时代,有了电气化平台的存在,新车研发时间快速了很多,不过小米却选择了最艰难的一种模式,从零开始自己研发。



还好,财大气粗的雷军还有捷径可走,他的造车之路与恒大的许家印一样,都是从“买买买”开启的。早在2017、2018年,小米系的顺为资本就曾两度投资无人驾驶系统供应商“智行者”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Momenta”,而在2021年正式入局造车后,顺为资本则再度跟投了“Momenta”。此外,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则向汽车驾驶辅助技术(ADAS)软硬件方案提供商“纵目科技”、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几何伙伴”抛出了橄榄枝。可以说,经过这些年大举的“买买买”,小米早已经完成了汽车制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芯片、动力电池以及售后等汽车上下游产业的布局,所以雷军才敢说小米汽车2024年就能量产。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大举的“买买买”等操作,小米确实可以大幅度缩短新车研发的时间,但最后到底有多少是小米汽车自己的技术就要打个大大问号了。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核心的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技术可是关系到小米汽车产品在未来的竞争力,这部分是很难通过单纯的买买买就能立刻变成自己的。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目前投资的公司,并非只服务小米一家,所以很难为小米汽车带来颠覆式的创新。当然,相比于自建团队的高成本,长周期,通过并购的方式保留原有团队,顺利过渡到自身的造车业务中,这对于错过造车风口期的小米来说是有利的,但也仅仅是权宜之计。



此外,身为科技公司的小米,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自动驾驶技术,它显然不会甘心把“灵魂”交给第三方。对于“灵魂”的重要性,我想传统汽车是最有发言权的,例如上汽董事长陈虹在华为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后就曾表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就像是一台汽车的“灵魂”,如果这个“灵魂”掌握在华为手里,那么留给上汽的就只剩下“躯体”了。相似的言论,戴姆勒时任CEO迪特·蔡澈在2015年也曾强调过,“作为汽车大脑的操作系统不能是iOS、安卓或其他系统,它得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不打算做苹果的富士康”。


这对本身就是制造“灵魂”的小米来说,更不可能假手于人。很难想象,如果一辆小米汽车没有小米自己的智能座舱,或者说小米汽车没有小米UI以及小米自己的智能驾驶系统,它还称得上是一台小米汽车吗?归根到底,小米汽车最后的出路还是自研。



事实上,小米在加速整合“买买买”得到的技术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自研的路线。早在2021年5月份,小米集团就上线了24项自动驾驶相关的岗位,其中所有招聘都是加紧状态,而这也是小米宣布造车以来首次进行公开的招聘。



而在当年7月份,小米集团又把自动驾驶方面的招聘提升到了25项,岗位涵盖了感知、定位、控制、决策规划、算法、数据、仿真、车辆工程、传感器硬件等各个领域,意欲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全栈布局。



此次,小米集团明确在小米手机部与汽车团队进行每月一次的涉及电池、影像、软件、供应链团队的多维度技术交流,意味着小米正在加速全自研的脚步,而手机部在2022年向汽车团队输入一部分软件技术人才则很有可能是小米正在进行智能座舱、小爱同学等多个软件的整合。


我相信,这只是开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快自研脚步的小米汽车会加速各种核心技术的整合,到时不仅仅可以看到电池、影像、软件、供应链团队会陆续进入到汽车团队,小米原有的软件工程、AI研发甚至市场营销体系相关的人才都会慢慢地调配到造车体系。


02

小米汽车将提升小米家电技术?


可以看到,这一次小米集团调配工程师到汽车团队不仅是希望多年来的手机团队研发经验可以迅速平移到小米汽车上,它也希望小米手机部可以从中获益,例如利用汽车电池技术的进步反哺手机和大家电等业务。前文我就曾提及,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实智能汽车、手机与家电的技术边界早已经模糊,甚至可以进行共享。


虽然小米集团这些年一直在家电领域上发力,但由于底蕴不深以及入场时间尚短,它与美的、格力这些传统豪强仍有比较大的差距。根据奥维云网今年披露的信息,上半年小家电线上市场份额,美的以24.3%排第一,虽然小米也进入了前五的行列,但市场份额仅有仅有2.7%。可以说,在这方面,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抛开市场份额不说,小米在家电领域的技术并无太大的建树,目前大部分的核心技术还是以外购为主,这对于意在家电领域有所作为的小米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不过鉴于目前各个家电巨头早已经建立起强大的护城河,小米也很难有特别大的作为。不过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与家电的技术边界模糊之后,局面开始发生了改变。例如此前深耕家电市场多年的美的集团依靠其在电机、电控以及空调方面深厚的技术积累,也在2021年进入造车领域,只不过与小米不同,美的目前还停留在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并没有造车。



目前来看,美的首创了旋转式二氧化碳汽车空调压缩机,在性能、NVH、能耗等指标上远超传统产品,已经进入大众、奔驰、保时捷、宝马等知名公司的供应链当中,而在汽车电驱动方面,美的在2021年11月就实现了45万台的销量,预计2022年将会完成500万台。可以说,通过家电技术的反哺,美的实现了从家电到汽车领域的跨行业发展,而小米这次之所以调配工程师到汽车团队,我相信它也是想形成这样良好的技术共享机制,慢慢提高小米家电的核心技术。


03

总结


小米造车已经尘埃落地,不过小米却一直没有向外界宣布要进行全自研的方向,我想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安抚前期投资的各家技术公司。一旦小米现在宣布自研,这就意味着小米将正式抛弃过去合作的各家技术公司,这对目前还没整合好智能汽车技术的小米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当然,这依然不妨碍小米在默默进行自研。要知道,作为本身就是制造“灵魂”的小米公司,自研一定是必由之路,这是关乎小米核心利益的。至于小米何时向外界宣布全自研?我相信不用等很久,小米汽车诞生那一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