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伙伴看到小标题后可能很纳闷,抖音本来就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产品,哪有“爸爸”变“儿子”的说法哇?嗯...其实只是公司命名上有变化,关于抖音的产品策略目前还没啥大改。在今年五月份,字节跳动(香港)有限公司就把名字改为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图源:流媒体网在这之后,字节跳动旗下很多公司陆续改了名,不过基本是一个套路,把“字节跳动”替换成了“抖音”。 比如它家的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现在再也找不到和“字节跳动”有关的字眼...图源:小雷手机截图好家伙,这是要趁热打铁,把抖音这股风吹得更狠啊。这还没完啊,最近两天又有网友发现,最近抖音集团上线了新 Logo 。从以前的经典黑底+音符 Logo ,换成了白底+蓝绿配色组合的小清新图标。图源:微博@品牌设计视觉这改动一经曝光,很多网友都绷不住了...有老哥觉得,以前那个跳动的黑色音符多有感觉啊,简直是灵魂设计,现在居然把它给换了?图源:微博评论还有人表示,如果只看 Logo ,会以为这是一款上网课和上班打卡用的 App。学生党看了极度不适,打工人更是想当场卸载,从此戒掉抖音,回归佛系生活。图源:微博评论当然,有些老哥应该是理解出现偏差了。其实这个 Logo 改动和抖音 App 没啥关系,只是母公司的 Logo 变了而已。但即使抛开新 Logo 不谈,很多网友至今无法理解,“字节跳动”为何要改名为“抖音”。图源:微博评论网友的吐槽不难理解,毕竟字节跳动明显“bigger”更高,颇有技术流大厂的风范。当初张一鸣用它来命名母公司也是因为,公司的程序员很多。而抖音就不一样了,它本身是一款产品的名字,娱乐属性比较重。现在把公司更名为“抖音”集团,给人的印象不就是去科技化和娱乐化了吗...
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看,字节跳动并非第一个搞改名这种操作的。但真要说起来,各个大厂改名的目的都不一样,改名后的发展更是千差万别。话不多说,小雷挑两个例子给大伙看看。首先登场的是硅谷巨头 Meta ,也就是以前的 FaceBook 。图源:Unsplash该说不说,Facebook 以前的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的。虽然营收单一,基本靠广告盈利,但广告营收整体在正增长,甚至有余粮养着不赚钱的部门。可惜啊,苹果去年在 iPhone 上推出了限制第三方 App 跟踪用户行为的功能,导致脸书无法精准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广告,亏麻了。一方面是广告营收暴跌,另一方面是Facebook在社交媒体上干的臭事儿也很多,为了转移矛盾+拉高股价,脸书还是改名了。
在去年10月,Faceook 正式改名为 Meta。人家肯定不会透露改名的真正原因,问就是元宇宙风口来啦,直接进行一个 All in 就完事!图源:Dezeen那在梭哈元宇宙后,Meta 小日子过得怎么样呢? 小雷去看了 Meta 今年二季度财报,它属于是刷新了历史记录,但又不是好事儿。Meta 的总营收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下滑,广告赚钱少了,元宇宙又烧钱,短期内压根看不到盈利能力。图源:kelvin-chan而扎克伯格的身价嘛,也随着公司各种碰壁大幅缩水。图源:微博虽然 Meta 当初改名并不只是为了赚钱,但现在未免亏得太离谱了。梭哈元宇宙也没搞出真正的大茶饭,你瞧它家整的那个元宇宙世界 Horzon Worlds,就跟个山寨游戏一样...图源:扎克伯格推特相比之前,谷歌母公司的改名就很成功。或者换个更准确的说法,谷歌是在2015年成立了名为AIphabet的母公司,谷歌把自己放到了这个母公司旗下。那为啥要这么做呢?这不是妥妥的自降身位吗?其实谷歌搞这操作的原因,是为了提高各个部门的运作效率。原来的谷歌业务就很多,搜索、广告、视频、Android,更别说还有一些创新硬件部门得管着,导致整个组织架构非常臃肿。图源:中国日报在成立母公司 AIphabet 后,谷歌各个业务架构就更加清晰了。原来谷歌负责管理的一些部门,分给了母公司管理,谷歌自己则把移动互联网和系统这块搞好。 咱们也可以这么理解,谷歌旗下的业务负责赚钱养家,主要靠广告赚钱。而其他业务的重心则是研究创新,以求搞出能改变世界的玩意儿来。图源:CNNMoney.com而在进行了这波更名调整后,谷歌也受到了更多投资者的认可,股价也越来越高。总之啊,互联网大厂的改名是各有目的。抖音是为上市做准备,给外界传达自己对抖音的重视,Meta则是为了拉高股价+清洗负面。谷歌则是为了理清架构,把各个业务效率给提上来。不过要说谁改名改得最亏,无疑是 Meta 了,梭哈元宇宙的目标已定,想回头成本太高。现在它能做的,就是给元宇宙烧钱+裁员省钱了...